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互联网+”时代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A-
A+
  • 分享

——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

摘要 :信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 +”概念的提出,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运用手段。网络时代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何利用好“互联网 + 教学” 已经被当前多数教师所追捧。随着近年来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就业形势对于大学生、对于高校来说变得越来越严峻。本文主要介绍在“互联网 +”时代,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的学生为主,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绪论 :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使得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日益扩大、教学质量也逐步提升。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完善高等教育和培训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企业合作, 走工学结合道路,把学生培养成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 教学,形成了诸多全新的概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颠覆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性学习。但随着近年来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就业形势对于大学生、对于高校来说变得越来越严峻。数据库设计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后台数据库的开发应用为基础,为后期软件开发提供后台数据支撑。高职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的学生为主,因而对数据库技术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非常必要,对大学生日后从事数据库管理方面的工作,在 IT 行业不断发展中脱颖而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一、“互联网 +”时代对高校教学模式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这些新技术的到来,使得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当今情况。在 2015 年“两会”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 +”的行动计划,并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教育毫无疑问也置身其中。职业教育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获得“互联网 +”的能力,形成新的信息能源,推动整个教育行业的整合。

互联网 + 教学的结合,出现了各种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教育元素,这些新概念新元素的出现,不仅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平台逐步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过程及师生互动逐步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从教学素材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上的海量教学资源全面扩展了课程教学内容,诸多前沿知识、技术能够及时进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互联网可以将专家学者具有前瞻性的新思维、预测,生动地呈现在同学眼前 ;可以将现实中的问题、热点、相关的前沿技术等都可以以专题的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启发学生的思维。

从教学形式的角度来看,现代教学的信息化建设, 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系统、教学资源、互联网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形式,逐渐实现了“教和学”的深度融合,将课堂的教学逐步延伸至家庭、校园,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年龄的限制,将课堂真正融入生活中。

教学互动方式多维化。“互联网 +”要求互联网与教育教学不断融合,扩展了“教、学、评、纠”的维度。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环节中,将翻转课堂、慕课等新兴教学模式逐步推入课堂,学生慢慢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讨论的组织者、发起者甚至是知识应用的创新者; 在教学评价环节,学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学过程的互动、课程内容的评价,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能够直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针对性地对授课过程进行纠正和改善, 进行事后控制管理。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借助于新的技术的出现,“翻转课堂”才真正实现。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再拘泥于面对面的沟通互动,通过互联网,通过各种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教学过程完全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终端随时随地随心地与同学沟通,与老师交流。教师亦可通过移动终端,即时地给予学生点拨指导,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源,实施兴趣的激发,进行思维的引领。



二、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储备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之一。



自 1999 年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态势,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 1998 年的 9% 上升到 2002 年的 15%。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到 2008 年已经上升到 23.3%,北京地区2010 年高校毛入学率达 59%.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大学生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这一局面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201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近 750 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现,成为政府、高校、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

2013 年因创纪录的 699 万毕业生而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8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 820 万人,毕业人数又创新高。

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被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变为平民化,人才的存量资源已经大大增加,这就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面对庞大的求职群体,用人单位招工困局依旧难以破除。一边是“找不到人、留不住人”、一边是“一岗难求”,用人单位岗位设置都有空余,但受到专业设置不匹配、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求职者缺乏职业规划等因素影响,导致岗位设置供大于求。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职业能力欠缺、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以及自我评价过高等问题亟须纠正。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应从着眼于学生就业,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对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做好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模式改革,逐步适应市场环境多元化需求。以职业能力和素养为核心,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主线,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知识细化分解,从而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既能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又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传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

(1)教学方式简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但一些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以理论为主,讲解数据库的构成、数据库对象的操作,较少讲解实验课程的内容,并且让学生所做的实验大部分都是仅仅涉及到当堂课程的内容。并且给出的例子让学生照着敲代码,而学生自身又存在懒惰性,不愿动脑花费时间完成数据库的具体开发,这就造成了这门课实践应用性较差。

(2)课时安排有限

课程中涉及到数据模型、关系模型、数据库设计过程、SQL语句、关系模式、数据库安全等内容,知识点较多,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既要讲授新内容又要完成规定的项目,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练习及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3)师生互动有待增强

课外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等, 学生遇到的难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大大削减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

目前,虽然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授形式已经发生变革,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逐步融入了新的教学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掌握不够好。并且多数教师都是只有深厚的专业文化知识, 企业实践经验不够,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训课堂上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企业的具体需求脱节。




四、“互联网 +”时代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的改革

“互联网 +”时代,利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信息采集、挖掘技术,全面、实时地把握市场对数据库管理、开发岗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 确定市场的人才需求定位,由此来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为目标。在实现过程中以互联网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程内容的重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为出发点,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一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的参与程度、自主学习度等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具体应用如下 :

(1)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

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赶集网等多个跨平台招聘网站信息中收集招聘信息,采用爬虫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对数据库管理、开发岗位相关的招聘信息进行采集和过滤。以相关的岗位信息大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抽取技术将岗位要求信息进行实体抽取,将岗位要求映射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中,聘请行业中有成就、有声望的专家、教授以及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与专业教师组成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结合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等的需求来构建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从社会和行业及用人单位需求的角度来看,不管是数据库开发、数据库原理还是后期的数据库维护等岗位,都是要求学生能够熟悉数据库概念,熟练掌握并运用对数据库对象的创建管理和操作,对数据库安全进行维护等方面。根据上述外部需求可以确定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培养目标,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懂得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等内容。

(2) 以真实项目为主线,基于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知识细化分解

课程教学内容是达到课程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的支撑。课程内容是对学生课程结束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实施过程的描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知识点 较多,围绕着一个完整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所用的数据库为主线进行组织,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对象管理和数据库的维护等项目模块,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收集项目信息,共同制定计划,相互探讨,解决问题,以此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模块进行教学,学生容易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了解组织结构的情况, 部门业务活动情况,调查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数据, 明确用户的处理需求,可通过跟班作业、咨询业务权威、设计调查问卷、查阅历史记录等方式完成,最后以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的方式完成需求分析阶段的学习 ;概念设计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阶段成果,定义实体、属性及实体间的联系,建立概念模型 ;逻辑设计阶段主要是将概念设计阶段的概念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利用规范化理论进行处理和优化 ;物理设计阶段也就是数据库对象的创建与管理阶段 ;数据库的维护阶段主要是从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数据库恢复等内容进行学习。每个阶段内容划分清晰,目标明确,所以对于每一堂课,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十分清楚,自己所教或所学对达到课程要求的贡献,故而使老师教得明白、学生学得明白。



(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元化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参与感,提高学生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借助调研宝等软件制作计算机软件基础每一节课的重点习题,通过生成的二维码供学生在手机上进行答题,教师可以登录自己的调研宝账号,统计学生每道题答题情况。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学生易错的内容 ;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上的 MOOC 小视频让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课中还可以利用慕课网中一些知名高校发布的课程资源可以用来进行课程教学。

(4)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设计整个教学活动

“互联网 +”时代,翻转课堂逐步引入课堂教学, 将每个模块的学习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知识内化两部分,实现了教师传道授业和学生内化知识空间和时间的翻转。整个授课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师生课前准备。

教师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对上次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分析其现有知识水平,从而制定教学任务,规划整节课的教学流程。学生应了解教学新知识, 做好学习心理准备。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指明本次课程的重难点、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教学任务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世界大学城、课堂派等网络平台中提供相应的教学视频或相关资源, 并根据资源中提供的理论部分及项目完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置了相应的问题给学生来解答,加强知识的巩固。

第二阶段 :课前学习

学生课前可根据教师网络平台上提供的资源学习完成了新知识的课前预习,对下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知识点进行了解,通过对设置好的练习题的完成,对新内容进一步深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的班级中进行讨论,与教师进行互动,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指导,为课中学习做充分准备。


第三阶段 :课堂教学

教师随时登录网络平台,监控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提交的作业情况,收集整理好“问题集”,教师将根据这些问题设计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随机分组,让学生汇报自己所学知识,提出困惑。教师及时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以“问题”为驱动,进行统一解惑。这样,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逐步掌握本次课程的内容。

第四阶段 :总结评价。

课后,学生根据教师课堂上的引导、归纳、总结课程介绍的知识点,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并根据教师对作业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完善。在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反馈信息,动态调整教学模式,学生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核学生。一是通过网络平台上学生的学习进度、活跃度情况 ;二是从作业提交时间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从作业提交质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是从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及质量来考核学生的积极性。

引入翻转课堂的课程教学中,解决了课程知识点多、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学生在课前利用媒体和网络,共同协作和学习,完成知识的灌输 ;在课堂上完成项目中的不同任务,解决在课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翻转课堂的引入不仅提高了课堂的利用率,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素质。

(5)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提高课程实训效果

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依据企业具体岗位能力的要求,对教学内容重新开发,并对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构建, 与课程标准相对照,设置与理论知识相呼应的操作知识点,学生需要对各项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同时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真正实现“岗课融合”的目标。



让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参与到教学和指导工作中,把社会需求带入到教学活动中,形成校企双方的兼职教师形成主动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局面。同时鼓励专职教师通过与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交流、到企业挂职锻炼、承担项目管理任务、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等过程,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市场接轨,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安排学生到具体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参与企业项目的真实开发, 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企业需要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储备所需人力资源。





五、结束语

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基于互联网平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以招聘网站中海量丰富的招聘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抽取、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招聘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分析出数据库管理、开发岗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全面、实时地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的课程的设置定位,增加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因此, 在“互联网 +”时代,将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就业能力融合一体, 使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场竞争能力,有利于学生顺利踏上未来的职业之路。



参考文献 :


[1] 吴丽, 肖江文. 基于翻转课堂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课程教学与实践 [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

[2] 孙洁 , 黄承宁 . 微信公众平台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1

[3] 李倩 . 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网页设计与制作》为例 [D]. 河南 :河南师范大学 .2015.5

[4] 甘丽新 , 涂伟 . 大数据时代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J]. 教育与改革 .2017.11





























  • 分享
其他信息 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755-328750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路68号上步大厦18A 特别声明: 本会所有证书与官网一致为准。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博扫码加客服微信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18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