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网络强国 科技创新
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 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一家名为“旗美人”的旗袍店风靡一时,店内师傅曾是宫廷有名的裁缝,后来专为上海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制作旗袍。这家店正是如今重庆“旗美人”的前身。
旗美人之旗袍,承清末宫廷手缝工艺,祖上乌雅氏曾供职于清朝广储司衣作领催、裁缝匠等职,擅长旗装手缝工艺刺绣、镶、嵌、绲等精细的手工工艺。1912 年改姓为黄氏,在上海开办苏广成衣铺谋生,1930 年乌雅氏后人黄隆生创立“旗美人”品牌,纯手工量体裁衣,专为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制作具有时尚风格的新式旗袍(海派旗袍)。为躲避战乱,1937 年,旗美人第二代传人黄永生携家人 ( 包括孙女第三代传人黄耀芝等 ) 随一些老主顾一同搬迁到重庆,旗美人旗袍技艺得以延续。1978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生机,旗袍服饰产业也迎来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旗美人第四代传承人古华芳,黄耀芝大女儿, 承接了“旗美人手工旗袍制作技艺”。第五代,黄耀芝外孙女皮飞霞从小就对旗袍和传统文化尤为热爱,长江后浪推前浪,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外婆和姨妈的悉心教导下学得一身好本领,自信满满的皮飞霞重开旗美人,将百年传承发扬光大, 展示了全新的风采。其精湛的做工被重庆市商委评为“消费 者最喜爱品牌”。2016 年,皮飞霞带领重庆市旗袍协会的会员们参与了法国第六届电影节,这也是重庆旗袍协会首次跨出国门,登上国际大舞台,其精彩的旗袍展示受到出席电影节的原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苏旭称赞说 :“重庆旗袍的精彩表演,为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争了光、添了彩!”2017 年,“旗美人旗袍手工制作工艺”被列入重庆市渝北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旗美人”第五代传承人的皮飞霞女士,致力于发掘抗战时期“旗美人”重庆店历史遗迹,推广旗袍文化,为重庆多家企事业单位及旗袍爱好者授课讲授“中国旗袍服饰文化”,整合重庆旗袍文化研究、服饰设计、加工生产的本地资源,在重庆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了“重庆市旗袍服饰协会”(业务主管部门 :重庆市妇女联合会),重庆庆市旗袍服饰协会,是由重庆市内的旗袍服饰爱好者、从事旗袍服饰研究和从事旗袍生产的单位或个人自愿结成联合性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于 2016 年 4 月 15 日成立。协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重庆市民政局的监督管理 , 接受业务主管单位重庆市妇女联合会的业务指导。“和谐、互助、创新;引领、汇聚、追梦” 是本协会坚定不移的信念与使命。同时旗美人还与国际品牌BURBERRY、重庆报业集团、重庆市妇联、周大福等长期合作, 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精英们提供服务,以“和平、友爱、 发展、共赢”为宗旨,为凝聚世界海外华人华侨力量、弘扬 中华文明起到推动作用。
伴随改革开放,重庆旗袍行业也踏上了一条高速发展之路,在重庆市妇联的领导和鼎力支持下,旗美人公司董事长皮飞霞发起全市 38 个区县 60 余家旗袍制作企业联合成立了重庆市旗袍服饰协会,将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引进现代工艺,制作大众旗袍,先后开发了各类手工定制系列旗袍,让“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还开展旗袍服饰礼仪 培训数万人次,提升女性文明礼仪修养,促进了全市幸福家庭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旨在搭建专家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帮助传统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顺利转型,解决电子商务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发挥专家的指导和咨询作用,更进一步落实社会帮手、本地政府助手、行业推手、企业联手的职责。【查看详情】
搭建教育培训交流服务平台,认真遵循学会宗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合理使用,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履行学会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查看详情】
构建政府、学会、会员单位之间沟通协作与研究探讨的平台,对深圳网络与信息安全行业的建设、发展提出建议,推动网络【查看详情】
咨询热线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