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要闻 > 行业快讯 > 监管“紧箍咒”来了?直击大数据公司“七寸”

监管“紧箍咒”来了?直击大数据公司“七寸”

  • A-
  • A+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10-18
  • 分享

金融数据行业整顿继续前行。

日前,一份10月初下发的重磅监管方案《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初稿)》(以下简称《办法》)传出更多细节——百行征信成唯一获准从事个人金融信息收集处理工作的机构。同时,不允许触碰的这类“个人金融信息”定义范围广泛,几乎将所有个人敏感信息包含在内,一些以大数据营销、风控为主要营生业务的公司被击中“七寸”,金融数据行业或将面临推翻重建?

A

剔去数据骨,对金融数据行业影响几何?

南都记者昨天了解到,《办法》初稿已向部分银行定向下发,待征求意见结束后正式对外发布。

昨日,多家大数据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向南都记者表示,非常关注《办法》出台的进展。有部分银行人士称暂未收到《办法》,但其中一家银行零售业务部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央行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确实感觉在加快。”

当前,不少银行均与第三方数据公司或金融科技公司展开了风控有关合作,而风控核心就是各类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办法》酝酿出台,相当于给数据公司“剔了骨”,对银行、大数据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究竟有何实质影响?

对此,某股份制银行网络金融部人士昨天向南都记者表示,随着金融信息管理的藩篱不断扎紧,对于规模大网点多、科技实力强的大型银行来说影响并不大,但对于一些在信息数据系统方面处于弱势的小型区域性银行,会更考验数据来源的识别和审核能力。

一家行业头部大数据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其当前业务并未受到影响,所有与银行合作的项目均正常推进。而另一家华南较大的金融科技公司IT部门负责人则向南都记者表示,公司主营助贷业务,其数据来源主要是官方核心数据,只是为银行提供建模、数据挖掘等服务,因此业务并未受到影响。

不过,由于《办法》中对数据公司不可碰的“个人金融信息”界定广泛,其中包括“反欺诈模型”中必不可少的身份信息四要素,为避免政策风险,上述金融科技公司IT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更换了数据提供商。

B

“紧箍咒”在路上,行业一切归零?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紧箍咒”已经在路上,数据安全成为敏感词,有行业人士哀叹“一切归零”。

不过,在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来看,监管部门出台《办法》并不是“一刀切”,关于个人用户的隐私安全保护,和数据的合理开发使用并不冲突。

“当然,那些前期使用数据源存在问题的公司,或是非法进行个人征信业务的公司随后一定会出清一部分。”前述受访的金融科技公司IT负责人如是说。新规本来也是对各类以大数据风控为名,行个人征信之实的第三方大数据公司亮起红灯。陈文也指出,“部分公司想办法拿了企业征信牌照,但遮遮掩掩干了很多个人征信的业务,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肯定是监管的重点。”

另外,随着主流金融体系外的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愈发海量,基于互联网各个垂直生态和领域的“信用分”和“信用付”早已在市场涌现。如芝麻信用、微信支付分、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唯品会“唯品花”等以信用评估为基础的消费金融产品是否会受到该《办法》出台的限制?

对此,陈文认为,在这一场景下,是可以平衡隐私安全与技术创新的,只要样本数量足够多,实现大数据风控模型和算法的升级迭代,但原始数据的删除是必要的。同时,支付数据虽然是金融相关,但实际使用中一般会进行脱敏处理,不需要对应到单个人。而上述消费金融产品往往是基于电商、社交网络等非金融数据进行的综合评估,不属于监管打压的范围。不过他认为,在《办法》出台后,这些“信用分”系统售卖给第三方公司的行为应该会受到一定限制,那些依靠爬取这些成熟平台数据“做风控”的贷款机构也自然会消失。

一名数据行业从业者昨天向南都记者表示,使用数据本身没有问题,但相关公司需要自查数据来源和数据用途。不过这存在一定难度,上述受访股份行人士表示,银行在与数据公司合作时,很难去界定数据的来源是否合法合规,而数据公司也不会就数据来源对银行说明,“所以为了规避风险,一些大的银行在使用数据公司提供的数据时仅作为授信参考,并不会作为决策依据”。

C

百行征信获唯一“通行证”,前路无虞?

根据《办法》,除了依法设立的征信机构外,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个人金融信息的收集处理工作,以及对外提供个人征信业务。“这意味着,除了百行征信等官方设立的机构外,任何机构都不得采集个人金融信息。”

实际上,百行征信作为唯一被授权合法采集金融数据的民间机构,也并非前路无虞。横贯在百行征信面前的,仍有几座大山。

此前就有消息传出,百行征信8个民营征信机构股东中,有阿里巴巴和腾讯为首的5家机构拒绝向百行征信提供自己产品内的个人征信数据。不过百行征信表示,始终与股东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正在与阿里、腾讯洽谈。

陈文指出,首先,数据积累是个长期工程,百行征信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与其他股东相比,百行征信底子很弱,目前只能共享一些逾期违约数据,股东机构对此需求不大,可能是造成目前数据合作推进吃力的原因之一。

不过,陈文也表示,作为持牌的民间征信服务商,应该对百行征信抱有期待。如果未来能够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将一些除传统金融数据以外的替代数据引入进来,促成掌握有关数据的政府部门、其他商业机构开放共享数据,就能生成全面、专业的信贷报告,解决当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用户授权后,就可开放给其他金融机构,用于营销、反欺诈、催收、产品优化等商业行为。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南都记者田姣对本文亦有贡献)

  • 分享
(编辑:丨本文链接:https://www.isz.org.cn/news/9/3/10485.html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学会的宗旨:整合行业资源,服务互联网,普及互联网知识,打造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生态服务。
更多学习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学会》公众号

欢迎加入学会
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成为会员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755-328750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路68号上步大厦18A

特别声明: 本会所有证书与官网一致为准。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博扫码加客服微信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18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