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要闻 > 行业快讯 > 高仿APP让消费者猝不及防

高仿APP让消费者猝不及防

  • A-
  • A+
来源:凤凰网科技    2023-04-01
  • 分享

原标题:当打车遇上谐音高仿软件 消费者猝不及防

经济回暖,消费复苏,出行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繁荣之下,高仿山寨也在开始冒头。 今年2月,搭顺风车返校的重庆大学生小雪,被一款名叫 “滴答出行” 的App给骗了。

春季开学,大学生小雪准备从区县返回重庆主城,经同学推荐下载了一款顺风车App。 顺风车一键直达价格便宜,也不用拖着行李去汽车总站,小雪觉得很适合自己。 但上车后,眼前一幕让她大跌眼镜: 车里除了车主已经有三位乘客,原本1小时的车程,足足耗费了3小时才到达终点。 等到了学校,同学告诉小雪,给她推荐的其实是“嘀嗒”,这时小雪看了看手机屏幕上,自己下载的竟然是“滴答”。

在消费领域,高仿现象层出不穷。从“雪碧”和“雷碧”、“康师傅”和“康帅傅”,到“中国石化”和山寨的“中华石化”,仍有不少消费者在为这些真假难辨的山寨品牌买单。而出行关乎安全,高仿应用软件给消费者带来的隐患往往更大。随着节假日出行和消费需求增多,消费者更应对各类山寨应用提高警惕。

起底高仿APP“变脸”术

事实上,不仅乘客可能会受到高仿品牌的误导,而受到利益损失,车主同样会面临风险。

来自广东的车主刘宇在平台公开控诉,自己本想下载嘀嗒出行用顺风车补贴用车成本,结果不小心下载成“滴答”了。“正版嘀嗒注册免费,而盗版的‘滴答’收费九块九到数百元不等,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坚决抵制垃圾流氓擦边软件”。

来源:黑猫投诉

来源:黑猫投诉

凤凰网科技了解到,多数用户或因下载高仿导致旅途“糟心”,或缴纳了699的VIP费用无法退款,投诉无门。

针对这种不交钱就不能注册、退款没有通道的情况,凤凰网科技向多个主流出行平台求证后了解到,市面上规范的出行平台不存在对车主进行注册收费的程序,而收费的平台往往存在着“猫腻”。

那么,这个让车主乘客都混淆视听“滴答”究竟是什么来头?作者求证得知,这个“滴答”前身是一家农业领域的公司,其涉猎出行领域不到3年,先后被国家网信办点名并被苹果App Store下架。

据天眼查资料显示,滴答出行的注册公司“杭州滴答出行管理有限公司”前身为“杭州前粮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2020年10月之前,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一直都是“农业开发”相关领域。而到2020年10月份,变更经营范围,许可项目中包括“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等。

来源:天眼查

来源:天眼查

2020年开始,“杭州滴答出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接连注册了“滴答出租车”、“滴答金融”、“滴答货运”、“滴答二手车”等一系列极易引起混淆的商标,并在在同年通过受让取得“滴答”商标。其中,“滴答顺风车”仅是在39类中电子存储等中取得商标权利,其它申请在出行、运输类商标多是驳回或者正在申请状态。

来源:天眼查

来源:天眼查

图|2020年通过购买取得“滴答”商标 来源:中国商标网

图|2020年通过购买取得“滴答”商标 来源:中国商标网

高仿App隐患多多

据了解,滴答顺风车、滴答出行、滴答、滴答出行司机端这四款APP,均已被App Store下架。不仅如此,滴答出行、滴答顺风车这几个平台的官方微信号,其内容也均被删除,目前里面没有任何文章。

而在安卓系统的应用商城,仍能看到“滴答出行”、“滴答乘客版”、“滴答司机版”这三个版本的App,大学生小雪正是因此才下载了山寨软件。网络安全领域业内人士提示,高仿App一旦下载很容易隐蔽地违法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尤其是通讯录和行踪轨迹等,甚至频繁弹窗提示兑奖、扣费等,进而实施金融诈骗。

用户因使用山寨软件疑似泄露个人信息 来源:黑猫投诉

2021年第10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显示,有包括滴答出行在内的52款APP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并且未完成关于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行为的整改。

高仿App得以盛行的原因,在于其开发成本、技术门槛低,通常高仿App会使用跟原名谐音或相似的名称,并且沿用对方的logo色调及形象,更会模仿对方的操作界面和页面设计,从而混淆用户。

图|左:“滴答出行” 右:嘀嗒出行

图|左:“滴答出行” 右:嘀嗒出行

还市场风清气朗的消费生态

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各领域的山寨App都值得警惕。消费者一开始接触这些互联网应用,看似也能用,却不知背后存在诸多漏洞和隐患,山寨App的保障体系机制也不健全,很容易导致消费者不明不白地利益受损,甚至影响到自身安全。

2022年12月,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山寨APP”,严厉打击各类假冒APP以相似标志、图片、文字以假乱真,欺骗用户访问下载、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传播不良有害信息。

对消费者而言,也应提高警惕。首先,下载App要选择正规应用市场,不随意点击不明的链接或扫描不明二维码进行下载,选择经过相关安全审核认证的App。其次,使用App时要谨慎授权获取个人地理位置、身份信息等,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发现所下载的App为“山寨”产品,或存在安全漏洞时,要及时卸载,并可进行主动举报。

同时,留意正规品牌的字形写法,以及可查看背后开发者身份。在遇到分不清真假的应用时,可以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http://sbj.cnipa.gov.cn/)点击商标网上查询真实图案样貌及其权利人。

总之,唯有让高仿、山寨无处遁形,才能还原安心放心、优质诚信、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提振消费信心,让每个人在消费时更无忧,更有幸福感。

  • 分享
关键词:
(编辑:丨本文链接:https://www.isz.org.cn/news/9/3/13059.html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学会的宗旨:整合行业资源,服务互联网,普及互联网知识,打造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生态服务。
更多学习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学会》公众号

欢迎加入学会
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成为会员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755-328750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路68号上步大厦18A 特别声明: 本会所有证书与官网一致为准。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博扫码加客服微信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180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