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网!
首页 > 资讯中心 > 互联网要闻 > 青年群体文化生活:上网多、阅读少

青年群体文化生活:上网多、阅读少

  • A-
  • A+
来源:新闻晨报    2015-10-19
  • 分享
 

  晨报记者 谢克伟

  市统计局昨天公布的“市民传统文化意识调查报告之二”显示,青年群体在日常文化活动具有较为鲜明的代际特征,主要表现为上网时间多,看电视和听广播的时间少,健身锻炼时间少,阅读书刊报纸时间少。

  青年受访者最爱看电影

  在问卷列举的六类文化活动:看电影、观看演唱音乐会、观看展览、参加艺术培训、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中,有42.5%的青年受访者表示投入时间最多的为看电影,高出35岁以上群体约30个百分点; 而35岁以上群体投入时间最多是社区文艺和广场文化活动(占比38.7%)等群体活动,比青年受访者高约20个百分点。

  逾八成的青年受访者每年看电影若干次; 约六成每年去图书馆若干次;约五成每年参观几次博物馆、展览馆;约三成每年去音乐厅、剧院欣赏演出,比重均明显高于35岁以上群体。然而对社区文化中心、公园绿地、体育健身馆等文化场所,每周去一次以上的青年受访者比重则低于35岁以上群体5-10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青年受访者知晓和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35岁以上群体。青年受访者知道旅游节的逾九成,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市民文化节、全面健身日等文化节活动的知晓率均超过八成。从参与情况看,青年受访者参与率最高的是旅游节,达到34.4%,全民健身日、市民文化节的参与度达到20.0%左右。除全民健身日外,其余活动的参与度均高于35岁以上群体。

  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偏少

  在问卷列举的14项中华传统文化形式中,除传统文学作品和国画书法两项,青年受访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低于35岁以上群体。对戏曲民乐和中医等传统文化分别有55.8%和41.6%的青年受访者表示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  有44.7%青年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生活、为人处世方式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大或较大,比重低于35岁以上群体6.9个百分点;四成青年受访者认为传统文化影响一般,11.0%认为影响不大,另有3.4%认为没影响。

  传统节日遭青年人冷遇

  调查显示,在过去一年有46.9%的青年受访者没有在现场欣赏过中国传统艺术节目,高于35岁以上群体6.7个百分点。问及未观看的原因,大部分表示不感兴趣。

  青年受访者对绝大部分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低于其他年龄段,除春节外,他们对中秋、清明、元宵、端午等节日的重视程度均低于35岁以上群体约10个百分点。然而,重视圣诞节(33.8%)和情人节(32.9%)比重分别高出35岁以上群体23%和25.7%。同样赋有爱情含义的七夕节和情人节两个节日,有32.9%的青年受访者表示重视情人节并会采取一定方式度过,高出七夕节19个百分点。

  • 分享
关键词:
(编辑:丨本文链接:https://www.isz.org.cn/news/4/1/1128.html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创会精神:互联网起源于美国、互联网应用在中国、中国互联网看深圳(2014年2月初注册isz.org.cn)我们带领深圳企业一起走向全中国、一起走向全世界!!!
更多学习进入互联网在线学习《互联网学会》公众号

欢迎加入学会
我们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成为会员

热门文章

查看更多

咨询热线

0755-3287504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国际中心E栋二层209房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博扫码加客服微信
  •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官方微信关注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互联网学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4018046号